近日,浙江创意园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先后迎来了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和副省长毛光烈一行考察调研。葛慧君对皮具、动漫衍生品、3顿打印机等创意产物很欣赏,还举起手机对着瓯塑作品拍照。毛光烈对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果予以肯定,鼓励年轻设计师为园区未来发展多做贡献。
2013年7月26日,作为温州市唯一一家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由工贸学院建设的浙江创意园工业设计大楼正式落成。由学院原地掷球馆场地蜕变而成的时尚潮流地,正聚集起一批批设计领域的新锐人物,助推“温州制造”向“温州智造”华丽转身。
事实上,在去年全省12个地级市的工业设计示范基地评比中,浙江创意园位列第四,短短一年时间,排名已经跃居杭州等城市基地之前。
从3D打印机到水果冰激凌机的创意
法国梧桐开道,简约的原木、钢铁装饰,个性鲜明的设计师,隐约飘来的咖啡香……走进浙江创意园,你能感受到典型的尝翱贵罢风格。
私人定制皮鞋、礼服、动漫设计、3顿打印……风格各异的工作室吸引着来访者的眼球。儿童美食电器第一品牌果语推出的水果冰激凌机,可以在一分钟内把水果变成冰激凌;温州最早引进的3顿打印机,能“打印”出一幢完整建筑的神奇机器。
今年初,温州左岸工业设计公司为永嘉恒和嘉华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的作品“金鼎数字焊机”,摘得了有着中国创新设计“奥斯卡”之称的中国设计红星奖;差不多时间,温籍设计师陈云飞则收到了2013年香港设计师协会环球设计大奖的评选结果,摘得了一银叁铜、一项优秀奖和两项入选奖的殊荣……
目前,这个园区共进驻以品牌营销、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广告设计、空间设计、建筑设计等创意设计公司42家,从业人员600余人,主要为温州特色支柱产业包括电器、小家电、鞋革、服装、礼品等产物制造行业提供专业设计服务,其中省市级的龙头公司占园区公司总数80%。
发挥“园区、高校、公司”一体化优势
据统计, 2013年全年基地累计服务公司2023次,其中包括正泰电器、奔腾电器等电器龙头公司,服务国内外5家公司,工业设计成果转化产值超10亿元。园区按照共建共享的思路,整合各方有效资源,充分发挥“园区、高校、公司”一体化优势,今年建设提升了6个公共服务平台,分别是:温州市3D打印公共服务中心、工业设计产物展示平台、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网络信息化查询平台、国际设计学院培训平台、人才中介服务平台。其中,投入运营的温州市3D打印公共服务中心在短短半年时间里服务温州及周边地区50余家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由于基地建设母体本身为高等院校,建设之初就非常注重校企合作,今年基地又在原有基础上继续与英国、台湾地区以及本地高校合作,成立3个实训基地,开设工业设计班和广告达人班,建立学校培养、基地初训、产学研一体化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公司及机构输送专业设计人才,年培养人数达600余人,为基地今后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
从这里展望未来温州时尚格局
对于浙江创意园的建设和发展,工贸学院党委书记何向荣表示,“不追求盈利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接下来,利用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落户浙江创意园的优势,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园区产业优化调整提升,并进一步辐射区域产业的转型和提升。未来温州的时尚设计布局将通过浙江创意园呈现出‘一园、一平台、多点、多领域’格局。”
“一园”就是指浙江创意园;“一平台”是指信息化平台,将引入专业运营团队,解决人才培养、设计软件正版化、交易作品成果化等问题;“多点”是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产业,以公司为创新主体,在部分行业中建设公司工业设计平台。“多领域”是指低压电器、鞋革、服装、汽摩配等温州主导产业的集聚区。
工贸学院正传承者优良的基因,搏击在时代的潮头,打破高校与社会的“玻璃”围墙,坚持“育人、服务、创新”叁维合一,形成集生产性教育基地、应用性科研基地和现代服务基地的互动生态圈,成为撬动温州“智造”,助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第叁种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