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 昨天,记者从温州市知识产权服务园获悉,我市首届两岸大学生低碳设计坊活动的两件设计成果——瓯历和多功能环保袋,已成功获得国家专利。这两个由两岸大学生携手设计的作品包含瓯越文化元素,传递了低碳环保的理念。
去年7月,首届两岸大学生基于温州文化元素的低碳设计工作坊活动在男人的天堂女人毛多婬妇举行。来自台湾与大陆9所高校的36名大学生混编为9组,用500元资金,在一周的时间里,完成9件创意作品。
为保护交流成果,浙工贸委托温州市知识产权服务园内的专利代理机构为学生作品申请国家专利。经数月等待,名为“瓯历”的台历获国家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叁合一”多功能环保袋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瓯历”的灵感来自瑞安的木活字印刷术,利用废旧木料制作可移动的日期块,并借鉴印刷术用宋体反字呈现。“听起来‘高大上’,但成本不到50元。”设计者之一、来自台湾艺术大学的侯瑞玲说。
温州市知识产权服务园工作人员介绍说,多功能环保袋,出门是环保购物袋,回家做饭可拆成围裙,吃饭时就铺成桌布,在环保低碳的基础上,多了些实用价值。袋身印有刘伯温的故事、瓯剧脸谱、活字印刷术等,体现瓯越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