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天堂女人毛多婬妇

   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快讯   >   正文

上海大学教授:职业教育“急转弯”让人难乐观

作者:中国科学报&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14日 14:49  浏览:

近日,教育部表示,在全国现有的1200所普通高等院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今后,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而这一调整集中在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本次高校改革调整的重点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率先转作职业教育。

  教育部的这一“革命性改革”的直接起因是当下中国人才市场的突出矛盾: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公司所需要的技术人才供给严重不足。我国去年毕业大学生699万,但就业率只达到了77.4%,而市场对第一线的技术人才的需求只能满足一半。

  从个人到家庭到政府,全社会都为教育付出了巨大成本,但高等教育产出的性价比不高,难令各方满意,新一轮“读书无用论”渐成势头,在客观上已提出高等教育价值何在的质问。更不用说,在中国经济亟待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高等教育产出的严重错配已被认为“拖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后腿”。在现实的倒逼下,中国高等教育不能不选择一次“急转弯”。

  不过,即便这一步意义重大,其能否彻底扭转高等教育的被动局面,仍令许多人深感担忧。毕竟,今日普通高校转型职业教育相比当年“专升本大跃进”更为艰难。且不说在职业教育仍被轻视的当下,相关方是否有同样的积极性,仅就技术而论:一则现在大力发展“硬约束”的职业教育远比当年开发“软约束”的文科专业艰难,教材在哪里?实习的设备和场合如何备齐?大批既有理论准备又有操作能力的师资从何而来?二则方向模糊的文科毕业生同精准对口岗位的技能型人才,在培养难度和市场定位上也不可同日而语。

  如此说来,形同第二次“高等教育大跃进”的职业教育大发展,真能一炮打响?

  近代中国自科举制废除以来,教育改革的主张和势头从未中止,但至今未能取得令国家和国民满意的效果,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过于急功近利,习惯于以眼下解困代替长远筹划,最后沦为“带泥吃萝卜——洗一段,吃一段”,随错随改,随改随错,屡改屡错,屡错屡改,陷入怪圈而不能自拔。若不是当年好大喜功盲目升级,何至于这批高校一夜间同时转为“职业教育”?如今谁能预判,600所“职业学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走向市场之日可以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而不会比今日大学生更漫无方向?

责任编辑:lx 最后编辑:2014年05月14日 14:49

男人的天堂女人毛多婬妇 版权所有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校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校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颁辞苍苍别肠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