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驱力,也是择优发展的手段。崇尚竞争,必须正确把握教育竞争的内涵。
高职教育的竞争是教育质量的竞争,而不是校园面积和教学大楼的竞争;是教学特色的竞争,而不是特殊社会关系的竞争;是实惠优质服务的竞争,而不是市场包装和空洞口号的竞争;是开放办学、和谐共存的竞争,而不是地方封闭、互相挤压的竞争。谁在教育质量、教育特色、教育服务上率先实现“以人为本”的突破,谁就能在日后的发展中赢得市场、赢得信赖、赢得百姓、赢得各种社会资源和长远持久的发展。
——质量竞争是根本。质量是教育内涵发展的精髓,是高职办学的生命线,是立校之本。这里的质量主要是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教育竞争一定要把握住质量主线,在质量形成过程、质量保证举措、质量管理规范、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狠下功夫。抓好质量竞争,一定要“咬定质量不放松”,实施“质量立根”的千秋工程,打好质量提升的“组合拳”,在师资水平、师德建设、课程改革、设备保障、实训环节等方面抓好落实,这样才能在办学治校的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特色竞争是关键。高职教育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倡导特色竞争、错位竞争。特色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决胜于教育市场的一种内在能力。高职院校要从学校和区域经济的实际和发展的需要出发,对学校的特色发展做出设计,或以品牌专业见长,或以课改创新取胜,或以独特理念引领,或以办学模式称道,或以就业突出骄人,或以综合质量显发。总之,彰显特色、突出优势,就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脱颖而出。
——服务竞争是方向。对高职教育的特定对象学生来说,教育是一种服务,是通过教师、课程、管理、教育教学设施等向学生提供一系列教育服务。服务竞争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它是教育理念的更新,是以人为本的追求,是科学发展的体现。在当前高职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一所学校如果没有好的服务、好的“卖点”,就吸引不了学生的报考、社会的关注、家长的倾心。市场经济是选择经济,家长花钱要买的是优质的教育、优化的服务,社会资源也总是流向服务好、贡献大的学校。因此,服务竞争必将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和主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