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天堂女人毛多婬妇

   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快讯   >   正文

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作者:市教育局办公室&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来源:温州教育网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28日 11:35  浏览: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加快教育强市建设
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昨天召开。温州市委书记、市长邵占维在会上指出,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定不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市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参加会议并讲话。市政协主席包哲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陈笑华参加会议。市委副书记赵一德主持会议,副市长陈作荣作工作报告。
  根据市委、市政府《对于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教育强市建设的决定》,今后四年我市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创建教育强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到2011年,教育投入基本满足需要,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师资素质显着提高,资源配置优化合理。学前叁年幼儿入园率达97%以上,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5%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5%以上,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3年,市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0年以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形成健全完善、充满活力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牢固确立与浙江省叁大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教育地位,实现从教育大市到教育强市的历史跨越。
  邵占维指出,教育是发展之本、和谐之基、民生之要。当前,温州正处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新的发展时期,转变发展方式,根本在于人才;构建和谐社会,人的素质是关键;满足群众需求,教育的需求是第一位的。可以说,优先发展教育事关百姓民生,事关全市大局,事关长远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增强优先发展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立足温州实际,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要求,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大力推进教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邵占维要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要在以下四方面上下功夫。一是在促进教育公平上下功夫。要重点解决好农村教育发展、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教育布局不合理等问题,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义务教育整体水平。二是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上下功夫。要积极探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路子,通过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创业创新人才;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能力;创新办学体制,鼓励发展民办教育,扶植民办教育办学;健全完善机制体制,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逐步提高教育质量。叁是在服务地方发展上下功夫。要加强校企合作,推进实训基地建设,为地方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劳动力,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帮助支持温州优势特色产业创新,努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四是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上下功夫。要切实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师待遇,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邵占维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加大投入力度,坚持依法办学,全面贯彻落实《对于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教育强市建设的决定》,在全社会营造优先发展教育的良好氛围。(潘建中王丹容)
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政策解读
前 言
教育工作的每一次改革创新,哪怕是一点点细微的动作,都牵动无数人的心。
在2008年的春天,我们关注的目光再一次聚焦教育。昨天,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在市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并出台了《对于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教育强市建设的决定》。温州教育史上,树起了新的里程碑。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作为市场经济的先行者,率先进行教育投资和办学体制改革,走出了一条政府为主、全社会办教育的发展路子,用占全省11%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撑了占全省20%人口的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从1989年普及初等教育,到1997年普及义务教育;从1993年在全省率先出台政策鼓励扶持发展民办教育,到2002年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从1999年在全省率先制定实施《温州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和《温州城市教育设施(学校)规划》,到2004年提前一年基本普及学前叁年到高中阶段十五年教育;从2005年在全省率先设立每年3000万元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到2007年设立每年5000万元以上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斥资5000万元启动新农村新校园建设、启动实施农村教师生活补助金制度……一项项创新的举措,一步步坚实的脚印,记录着温州教育跨越发展、大步前行的轨迹。
今天,我们又一次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教育强市”、“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吹响了进军教育强市的号角。
这是一次描绘蓝图的会议。《决定》的出台,让我们明确了今后四年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创建教育强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到2011年,教育投入基本满足需要,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师资素质显着提高,资源配置优化合理。学前叁年幼儿入园率达97%以上,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5%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5%以上,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3年,市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0年以上。
这是一次务实创新的会议。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温州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一次,《决定》在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师资建设等方面都“挥”出了大手笔。农村义务教育专项资金从每年3000万提高到6000万;每年安排500万元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至少15倍于普通学校标准足额划拨特殊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没有空话大话套话,扎扎实实的举措显示了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和信心。
这是一次和谐发展的会议。基础教育要优质均衡,办好每所学校,关爱每位学生,是我们的核心目标;职业教育要做大做强,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是我们的理想追求;高等教育要提高质量,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扩大规模的同时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民办教育要做活做优,要通过财政经费奖励和补助民办学校办学,扶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和谐、优质均衡发展,是会议的主旋律。
这是一次破解难题的会议。工业片区配套设施建设要优先考虑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年内要争取建好温州滨海学校;民办学校教师实行人事代理,依照公办学校教师标准落实“五险一金”政策;优先解决职业教育发展的土地瓶颈问题,以1500亩先行启动建设职业教育基地一期工程,以500亩启动建设温州市第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致力打造温州职业教育的航母舰队……在寸土寸金、财政短缺的温州,尤其难能可贵。
温州,正迈开大步,从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跨越。让我们细细解读《决定》,共同期待温州教育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lx 最后编辑:2008年03月28日 11:35

男人的天堂女人毛多婬妇 版权所有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校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校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颁辞苍苍别肠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