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学生过渡到公司员工,再到技术骨干;又从汽车销售顾问到市场部经理……短短一年时间,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郑立安就用自己成功的足迹证明,学院实施的保障、服务、指导“叁个叁”工程,为学生就业铺筑了一条绿色通道,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积蓄了充足后劲。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先后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就业质量50强”、“全国高职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
一、保障工程
实施“一把手”工程,构建“立体化”就业工作平台。实行学院统筹,分级管理,全员抓就业、全程促就业,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实行就业包保责任制,人人有责,层层落实。
实施制度保障工程,形成就业工作长效机制。实施了《就业工作考核评价办法》、《毕业生跟踪管理办法》、《提前就业管理办法》、《“双困”毕业生帮扶办法》、《毕业生创业促进办法》和《就业工作管理条例》“五法一例”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实施行业、区域拓展工程,扩大就业基地。通过“培育、开发、巩固、拓建”系列举措,不断拓展就业基地;结合行业、区域经济发展,确定市场开发方向;及时跟进省、市主导产业和重大项目,抢滩新兴人才市场,扩大就业领域。
二、指导工程
实施全程就业指导工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对学生实行分年级、分模块、全过程的发展性指就业指导。通过对话式教学,把知识学习融入人文精神构建,培养学生“任大事不觉难、任小事不敢忽”的精神。
实施个性化指导工程,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建立学生学习档案,掌握每位毕业生信息,通过开设咨询室,网络学堂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个性化指导。
实施创业指导工程,助学生实现人生梦想。开展毕业生创业教育,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学生传递创业信息、创业项目、创业经验,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叁、服务工程
实施“双困”毕业生就业帮扶工程。针对家庭困难、就业困难的“双困”毕业生,建立档案库,进行面对面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积极到用人单位沟通,为他们提供免费食宿。
实施创业服务、扶持工程。开设创业服务网站,打造创业实践基地,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跟踪、帮扶,提供全方位创业服务。
实施就业学生跟踪管理工程。对已上岗的毕业生进行跟踪服务和管理,建立定期回访制度,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使其在公司真正用得上、留得住。
“叁个叁”工程的实施,使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就业结构和流向分布发生了改变,大大提高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