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大学生讲总书记故事”宣讲活动全省巡讲走进温州。青年宣讲员围绕总书记的思想在浙江的实践,就共同富裕、新质生产力、文化自信和党的建设等话题,和温州医科大学、男人的天堂女人毛多婬妇的师生陆续展开分享交流。

10:15开始的宣讲
上午10:15,是浙工贸现代管理学院人力资源24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上课时间,徐希熙和同学们提早到达:他们收到通知,今天要换个教室上课,“尽管一样能拿学分,我们还是很好奇,这堂课到底要咋上。”上课铃响,“8090”和“00后”新时代理论宣讲团的宣讲员依次上场,在这堂“平移的思政课”里轮番开麦。
率先上场的浙江工业大学学生孔奕童,是一名在浙江“修炼”了四年的“尔滨老铁”,他从浙江的“共富真经”中得到启发,为家乡“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寻找“秘籍”。浙工贸大一学生胡梦云被孔奕童一口大碴子东北话乐到了,“东北话自带喜感,用方言开场,一下就把我带到他的思路里了。”胡梦云表示,今天的“宣讲+”思政课引人入胜,特别是这种开放麦形式的宣讲,有很强的互动感,也能让同学在笑声中吸收理论。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的发源地,浙江对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着深刻的探索和实践。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董鑫以《绿就是金》为题,带领大学生捋清了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内在逻辑。“我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很熟悉,但却不太理解它的内涵,”温医大麻醉学专业学生靳泽表示看完后对“两山理念”的认识更加清晰了,“特别是老师的‘深绿’‘浅绿’‘红绿’叁种主义还是第一次听说,这在课本里可没有,涨知识了!”
温医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马佳丽同时也是一名00后迟补濒办别谤,她从本校李校堃院士30年如一日深耕“生长因子”领域研究讲开,深入探讨高校为何可以做好科技创新“从0到1”。“佳丽的宣讲表现让我很欣喜,她从初入00后迟补濒办别谤时的青涩,在反复的稿件打磨、上台试讲中成长为现在一个人一支麦站在台上自信闪光的样子,太感动了!”马佳丽的辅导员尤薏茹说,“希望我们的学生能更加积极参加青年学习、理论宣讲等活动,不断提升‘宣讲+’综合能力,成长为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讲的主力、听的主角、悟的主体。”

同龄人讲理论更有力量
温医大公共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蒋垄源对《站在良渚看世界》特别有共鸣,“用中外青年搭档‘唠嗑式’讲良渚,既有梗又有料,小波波和大磊子分享的中国生活体验特别有趣,这种年轻人互相‘安利’文化的模式,比单向输出更有感染力。”蒋垄源坦言,他在学习公共政策时也总在琢磨“怎么让不同背景的人达成共识”这一问题,“这个作品给了我启发——跨文化沟通未必需要宏大叙事,像他们这样用轻松有趣的话语建立共情,反而能润物细无声地打破隔阂。”在蒋垄源看来,无论是政策传播还是文化传播,都应该像今天这场宣讲展示一样,学会“说人话”、讲有温度的故事。
温医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赵萌歌受到启发,“宣讲员分享了很多总书记在浙江实践的故事,这和我们思政课的核心课堂也是强相关的”,她表示,后续会尝试把这种讲故事的方式运用到教学里,通过故事把总书记的思想论述引出来,让学生在更加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理论知识。

浙工贸学生王诚威也是一名00后 talker,听说“大学生讲总书记故事”宣讲活动要进校展示,就第一时间报名来旁听。第一次上“宣讲+”思政课,王诚威和同学们跟着故事学理论,在欢声笑语里悟道理,“还没尽兴就下课了,这种能让我全程抬头的课程想请学校再多安排一些!”
浙工贸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教师贾永琪,作为“学生”上完这堂思政课后感触颇深,“通过学生的视角,以讲故事的方式去挖掘理论内涵,更易引发同龄人的思考和共情,”她坦言同龄青年的影响力无可替代,她注意到这次的宣讲作品单,很多宣讲员是大专院校的学生。“我的学生跑来和我说,当看到和他们同处一个高度的同龄人在台上热情洋溢、闪闪发光,这种震撼和认同,让他们今后在面对生活中的难题时,会更加积极向上。”

这是青年影响青年的有力佐证。据悉,“大学生讲总书记故事”宣讲展示将继续走进全省各高校,深入推动营造“青年说给青年,青年影响青年”理论传播氛围,让“同龄人讲同龄事”形成更有说服力的影响链。
网页链接:丑迟迟辫蝉://迟颈诲别苍别飞蝉.肠辞尘.肠苍/苍别飞蝉.丑迟尘濒?颈诲=31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