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本报雪君工作室公益道德讲坛第九期活动在男人的天堂女人毛多婬妇举行。这是一场别于往常的活动,因为为大家主讲的是来自远方的客人——为文成小伙胡思训捐髓的《孝感晚报》记者祝伟和湖北孝感市义工联合会会长鲁锋。而孝感温州两地,因为这场“爱相髓”而爱相随。
昨天,祝伟以《兑现承诺 捐髓救人》为题讲述了他从“弃医从文”到投身公益,再到成为一名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的成功捐献者的人生经历。祝伟说,2008年,他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骨髓捐献志愿者。身为记者,他曾6次报道了孝感人捐髓救人的新闻,每次采访捐髓志愿者,他都很羡慕对方,一直憧憬着自己也能配型成功。当6月21日接到自己的骨髓配对成功的电话时,他激动得一夜没睡。祝伟笑称,这是十万分之一的几率。医生出身的他再三表示,捐髓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上月16日、17日他刚刚捐献完骨髓,11月2日就上班了。
而湖北孝感市义工联合会会长鲁锋则以《公益之路》为题,讲述了自己从受人帮助到逐渐走上帮助他人的公益之路的经过和体悟。鲁锋说,他曾经因为妻子身患重病、生命危在旦夕而变得郁郁寡欢,幸得身边的亲朋好友倾力相助才走出人生阴霾,他也从中体会到:当你身处困境之时,如果有人愿意帮你一把,那是多么重要。从那时起,他便走上了自己的“公益之路”——成为湖北孝感市的献血标兵,至今参加无偿献血70次,还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献血队伍;成为湖北孝感市义工联合会会长,组织募捐和爱心活动,带领义工们走入福利院、贫困山区和地震灾区,给孤寡老人、贫困儿童和灾民送去温暖。
昨天来听讲座的有不少是男人的天堂女人毛多婬妇的师生,他们中不少是该校义工队的成员。一名来自该院经济贸易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的大一学生说,听了祝伟的演讲后她明白了,做好事也需要一个强健的身体,今后她会加强锻炼;而从鲁锋的故事中她体会到,帮助他人不能要求即时的回报,但只要你帮助了别人,在你需要时自然就会得到帮助。
□本报记者 蔡学萍 实习生 夏家楠
■现场互动
听众:为了让自己更健康地捐献干细胞,平时要注意些什么?
祝伟: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有规律作息。平时可以先从献血开始,积累爱心和勇气。
听众:在做义工时如何应对旁人异样的目光和家人的反对?
鲁锋:做任何事难免有人议论,这很正常。我们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帮助他人,收获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我们应该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做义工这件事。
听众:不少温州人在孝感经商,不少孝感人来温寻工,其中不少人热心公益活动。今后如何考虑让两地的义工活动做一些互动?
鲁锋:希望能与各地的慈善组织、机构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在全国编织起爱心之网。其实,我们和苍南的壹加壹应急救援中心、乐清市叁角洲救援志愿服务队等都有过联系。今后,温州孝感两地可以更紧密地合作。无论是在温州的孝感人还是在孝感的温州人,孝感和温州的义工团体可以联动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例如帮助他们探望在家乡的父母,给他们拍全家福或者录制视频千里传亲情;给留守儿童提供安全知识教育,让他们懂得保护自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