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 周大正 通讯员 姜婧)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高校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昨天,来自国内外30余所高校单位的1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男人的天堂女人毛多婬妇,参加中英创业型高校论坛。
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文化教育领事包迈岫说,享誉中国的“温州模式”,全民创业的温州经济发展特征和浙工贸独具中国特色的创业型高校发展模式,使得此次论坛落户浙工贸。作为我省首批创业型大学试点之一,浙工贸的创业教育走在全国前列,该校先后建成浙江创意园、温州知识产权服务园、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园“叁大园区”,构建出“学园城一体化”办学模式,开设的30个专业都融入了创业教育的理念,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昨天,与会者们参观浙工贸及叁大园区时,无不称赞该校“创业教育+资本资产经营+自主办学”的高校发展模式“接地气”。“这样的创业型高校发展模式能破解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偏弱的问题。”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陆亭发言时说,从1998年到2012年,国内高校数量增长一倍多,在校人数从340多万增加到3146多万,今年毕业生人数创新高,达727万人,就业难倒逼一批高校转型人才培养模式,孕育于创业型大学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将实现更高质量的大学生就业。
英国华威大学成立不到50年,为何能跻身英国大学排名前十之列?“办创业型大学,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论坛上,华威大学副校长劳伦斯·杨教授为中国高校的转型发展之路提供宝贵的经验,他说,该校通过设立跨学科研究中心和组建享誉世界的“制造集团”、科学园等,与公司间架起合作研究的桥梁,也借此发挥出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
研究型高校、教学型高校……近年来,创业型高校作为一种新的大学类型,从传统类型的大学中逐渐分化,并日渐受到重视。美国教育家伯顿·克拉克就指出,判断一所大学是不是创业型大学要根据其使命,而创业型大学的使命除了教学、研究外,还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论坛为期两天,以“创业改变世界”为主题,由教育部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教育部高校创指委、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及《光明日报》教育部联合主办,男人的天堂女人毛多婬妇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