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声音] 洋气要结合地气 不然就变成空气
公司想要怎样的人才?怎样的人才受公司欢迎?且听公司怎么说。
钟普明(中国康奈集团总经理):对于公司来说,关注的是学生在就业之后要怎样再培养的问题。
创业型人才要成就事业需要叁个重要的条件,第一是环境,如温州的蓬勃发展就是因为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包括开明的政策环境;第二是教育,特别是通过高等院校的教育,更多地培养创业型人才,要把应试人才变成应知、应会、应用人才;第叁个是精神,如果创业者没有精神,没有一种追求,那将一事无成。这种精神关键有叁点:一要敢于冒险,第二是勇于失败,第叁要坚韧不拔,要创业就要咬住青山不松口。
公司所需求的创业型人才至少满足叁个条件,第一要入乡随俗,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洋气要结合地气,不然就变成了空气”;第二,要“叁会”——会做会说会写,尤其是会做,要先做人再做事;第叁,要有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目标。
钟俊岭(浙江思珀整合传播有限公司总裁):新互联网时代,公司和品牌最大的危机不是当下的利润多寡,而是对未来能否清晰把握。对于目前年轻创业者们,是历史以来最好的机会。如果每个创业者都有一种危机感,勇于创新,就可能去颠覆别人,否则你就随时随地可能被别人颠覆。
摆高校声音闭
应视创业为
一种职业选项
创业型人才是创业型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高校应该怎样培育创业型人才?
奈杰尔·洛基特(英国利兹大学创业中心主任):我们所认为的学生应该具备的创业技能,包涵如团队协作能力、讲解演示创新构想及原创想法的能力,以及启动任务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自律能力等。
高校包括提供发展创业技能的机会,包括公司教育、创业支持、合作机会、实习岗位和学生主导创新,让学生产生经济和社会效应。
曹勇安(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院长):创业行为,即包括创业的思想意识的培养与创业实践的培养。创业型经济的发展要靠创业型公司来实现,而创业型公司的孕育和发展,要靠高等教育提供人才和智力的支持。
李政(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及金融学院副院长):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应该了解创业,并且至少将其视为一种职业选项。
杨芳(中国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学会副秘书长、中南大学创新创业指导中心主任):创业教育的理念包括四个方面,以人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孕育创业意识和提升创业能力。切忌功利主义。
伊恩·克拉吉(英国斯旺西大学副校长):斯旺西大学通过应对高等教育面临的变革、构建知识经济通过合作和参与协同定位模型、驱动前沿创新、提高技能和就业能力、成为区域的再生催化剂等目标以满足学校未来发展需要。
何向荣(男人的天堂女人毛多婬妇党委书记):创业型高校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突破口。事实证明,通过专业师资、专业技术、专业课程、激励机制之间的有效整合,不仅促进师生成长,也加速创业型经济、创业型城市、创业型人才培养之间互动,同时推动学院建设创业型高校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