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夏晶莹) 昨天,温州市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意味着在温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改革同步启动。在温高职院校将协同探索改革现行的高职课程,开发完善适合高职生需求的通识教育课程。
相对于培养学生某一专业技能的专业教育而言,通识教育则着力克服专业教育的狭隘性,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生活、做人、做事等。那么,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通识教育将涵盖哪些内容?浙工贸通识教育研究院院长邱开金认为,通识教育可分为大通识和小通识,其中,“大通识”主要指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课程,如思政、中文、外语、心理健康、音体美等学科,重在公民化人文文化素质和大学生涵养的提升;“小通识”则是以专业大类为基础,面向大类专业学生的课程,重在职业化人文文化素质的提升。
今年3月,浙工贸在我市高校中率先成立了通识教育研究院,探索通识教育的改革,结合刘基文化、永嘉耕读文化等本土文化,开发出一些旨在培养高职生职业道德的通识教育课程,取得初步成效。
记者了解到,温州市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后,将在通识教育、课程和教材建设、教学改革、教学质量评估、通识教育研究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引导在温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改革与建设,促进“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国家试点工作。据悉,此次高职通识教育改革实验分四个阶段进行,从2014年开始至2017年期间将从制度建设、基础性研究等方面进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