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男人的天堂女人毛多婬妇举行建校五十五周年系列活动,独特的人才培养和办学模式让这所五十五载砥砺耕耘的学校走出了各具特色的人才,他们中有的成为专业精英,有的继续深造,有的自主创业。浙江省教育评估院最新数据显示,在对全省47所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中,浙工贸位列总分第一。
2007级毕业生边洪江说,“每个人都要拥有一种颜色——‘白色’,因为它可以做到空杯心态。”而浙工贸给予学生的也许恰恰是最纯粹的“白色”,不为你框定任何一抹缤纷,但只要你想描绘人生的蓝图,就一定给你提供最好的“底色”。
从高职到研究生导师一直相伴
今年3月,在中国研究生招生网系统中收到杭师大研究生的“待录取通知”时,人力资源1001班毕业生胡凯璐第一时间打电话给自己在浙工贸就读时的班主任王小明。两人在电话中畅聊录取的专业和未来的职业规划,直到手机微微发烫,胡凯璐才发现自己已经和王老师整整聊了一个半小时。毕业后,像这样的对话,胡凯璐记不清有多少次,“我遇到问题总喜欢询问王老师的意见,他是我的老师,更是我一辈子的导师。”
很多人说,进了大学,班主任一年也见不到几次,但在胡凯璐的印象中,王小明老师办公室里的每一个细小摆设,她都还记得清清楚楚。“那时候一有事情就喜欢往王老师的办公室跑,他会给人安全感,让我觉得他是可以依靠的人。”
从专科升本科,再到考研,王小明更像是一只无形的手,推着胡凯璐前行。“我一度认为自己会止步于本科,但王小明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他说,和更优秀的人在一起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
专科毕业后,胡凯璐离开学校,却从没离开过王小明的视野。从考研的决定,到专业的选择,再到导师的确定,每次站在人生的岔口,王小明就像一块路牌,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生阅历指引胡凯璐一路前行。
2015年1月1日,距离人力资源201001班学生毕业一年零六个月,王小明在班级微信群里发了这样一段话:在一起的叁年,老师有的做法可能让你们有这样那样不如意的地方,在此请你们谅解,老师都是为了你们好……在过去的一年半,老师时刻关注你们的成功和失意,你成功,老师高兴万分,你失意,老师默默祝福你凤凰涅槃……新年就要来临,希望大家好好工作、求职或升学,早日娶妻嫁人,把孩子养得胖胖的,方便的时候给老师寄上一张全家或者与爱人的幸福照。
在胡凯璐的印象中,王老师一直是不喜轻易流露感情的人。毕业一年多了,看到老师在班级群里发上来这样一段话,胡凯璐在讶异之余也很动容,“虽然同学们没有在班级群里说太多的话,但那天,我们的朋友圈都默默被老师这几句话的截图刷屏了。”
学业专到哪都是敲门砖
浙工贸2000级数控专业毕业生罗进暖现在在龙游县从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他一度担心所学的专业会让自己每天在又脏又闷的车间度过,让他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个曾被他“嫌弃”的数控专业,一次又一次成为他的敲门砖,帮助他完成职业生涯的华丽转型。
数控,在很多学生眼里几乎是“枯燥”的代名词。“很多人并不愿意报考这个专业,生怕自己每天只能呆在车间灰头土脸。”教授级高工丁素珍却用事实做了最有力的反驳,告诉学生们,你们都错了。每逢假期实习,丁老师便带着学生出入温州各个公司,将从事设计、管理的数控专业学长都拉出来秀一遍,还经常在学生面前“炫富”,告知他们数控专业毕业生拿五千工资一点不稀奇。这让罗进暖触动很大:“数控原来跟我们的想象并不一样。”
慢慢的,罗进暖从这门看似枯燥的专业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技术也越来越精湛。他先后参加浙江省首届数控技能大赛及全国总决赛。谈到学校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罗进暖用“不惜血本”来形容。全国总决赛使用的大型数控车床由大连一家公司生产,学校里没有相关设备。为了让罗进暖提前适应比赛,学校专门派老师带罗进暖去大连的调试车间“上上手”。罗进暖说,去往大连时,他第一次坐了飞机,而这一次的远行,也将他的人生轨迹带到新的高度——在全国总决算中,他获得数控车床第十四名,破格获得技师职业资格。比赛前,罗进暖在赛场外吃的那一顿匆忙的快餐让他在很多年后仍然回味:“赛前,大家都忙着排队适应机器,错过了吃饭时间,饥肠辘辘时,当时的副院长孙蔚一个人提着六份快餐盒一路小跑,将带着温度的饭盒递到我手里。看到学校领导主动给我们当后勤,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比赛比好。”
2004年,罗进暖通过全省公务员考试,到省属监狱系统当狱警。因为数控技术精湛,罗进暖被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到监狱下属六分公司解决铝合金车轮精加工表面质量差、刀具磨损快等“老大难”问题,研制的新型数控刀架冷却装置还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俨然成了监狱系统里的“小明星”。2013年,罗进暖转型到龙游县从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对机械公司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时,他的专业知识又一次让他得心应手。
在十多年后的今天,罗进暖用自己的经历为当年丁老师的话做了最好的注解:数控专业,除了车间,还有更广阔的空间。
只要你肯“唱戏” 学校给你搭台
去年10月份,边洪江从浙工贸管理分院毕业已经五年,他在诸暨市成立了微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早在五年前,边洪江就将在职业生涯的第五年当上老板纳入规划。边洪江说自己是个敢于去“做梦”的人,对于一些看似不切实际的“梦”,学校却并不惊扰,而是在恰当的时候,助“梦”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负责学生工作的王老师的眼里,边洪江从来不是一个“听话”的学生。2008年,汶川地震后不久,入学仅半年多的边洪江提出希望在学校组织一场赈灾活动,并请在温读书的四川学生给同学们讲讲自己的故事和地震的影响。学校最初批了可供300人参加活动的场地,但边洪江坚持申报可容纳更多人的多功能厅。第一次组织活动就能叫得来这么多人吗?面对边洪江的执拗,王老师虽然担心,却并没有急着说“不”,反而主动联系在温就读的四川孩子及讲座嘉宾,并帮助协调校方,同意开放多功能厅。活动当天,多功能厅爆满,走廊、门口都站满了人。拥挤的人群中,王老师观看活动后默默转身离开的背影至今仍留在边洪江的心里。
边洪江对学校提要求可不止一回。学生党总支原本有个党员活动室,位于男生宿舍一楼。自打得知学校一教学楼地下室要改建成学生组织场所,当时担任院学生党总支负责人的边洪江就对那块地打起了“主意”。“学生党总支必须跟学生组织在一起,才更有利于开展工作。”面对突然提出的额外用地要求,学校同样没有立刻说“不”,经过再叁斟酌和协调,最终重新规划,为学生党总支争取了一小块地。虽然面积不大,只能放得下两套桌椅,得知消息的边洪江却立马通知了学生党总支的各个部长,他们在还没有任何围栏的那片空地上站了良久,高兴地大喊:“我们有自己的办公场地了。”
边洪江学的是会计专业,也考取了相关专业证书,一场学校组织的创业就业论坛却让他改变了职业轨迹。“当时学校经常会组织各类创业就业论坛,一位学姐讲述了她毕业一年从实习生做到部门负责人的经历。她说销售虽然很苦,却最能磨练人。”也许是从学姐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梦想”,毕业后,边洪江放弃了专业,毅然选择了销售,并最终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边洪江说,“我希望每一个人始终要拥有一种颜色,那就是‘白色’,因为白色可以做到空杯心态,能屈能伸。学校给我的也恰是一抹白色,让我有梦就敢做。” 孙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