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天堂女人毛多婬妇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看工贸   >   正文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工贸学院55周年校庆巡礼

作者:张静雅&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来源:杭钢报15年5月22日第3版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2日 20:47  浏览:
创意时尚的草坪派对让师生、校友们齐称“接地气”,持续一个多月的论坛、讲座让校园回归学术本位,新校区正式开工让历史遇见未来……近日,男人的天堂女人毛多婬妇举办以“创新创业·筑梦工贸”为主题的建校55周年系列校庆活动。本次活动一改传统庆典大会的庆祝方式,把校庆办成了让全校师生和校友广泛参与,共同体会使命感、自豪感和幸福感的欢乐节日。
3月份以来,工贸学院围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规划发展等主题,共举行各类活动30余场,其中各类论坛20余场、大型讲座4场、展览4次,直接参加校庆系列活动的师生、校友超过2.4万人次。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回顾学院发展历史,展示学院办学成绩,反思存在困难问题,展望美好未来,让社会、校友、在校师生重新认识工贸学院。温州市政府领导、集团公司领导给予大力支持,并受邀参加了本次校庆活动。活动受到了《光明日报》、《浙江日报》、《钱江晚报》、《香港文汇报》、海峡之声及众多本土媒体的关注与报道,收获社会广泛好评。
这是一次提升内涵的校庆。校庆期间,工贸学院举办了一系列高端学术论坛和各二级分院(系)校友分论坛。“两岸高校创新创业之问”论坛齐聚两岸高校专家,学院规划发展座谈会探讨学院“十三五”规划、章程建设工作,“刘基文化与温州历史文化发展”专题研讨会发扬传统文化,“中小高新公司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研讨会”聚焦专业人才培养,央视著名主持人阿丘“天生我材必有用”主题讲座激励广大学子,美国印第安纳大学W. Travis Seamier II教授讲座畅谈金融现象,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职教育专家俞仲文教授讲座分析高职教育前沿问题……此外,各二级分院(系)陆续开展10多场校友论坛。这些活动的举办,让校园回归学术本位,激荡高校智慧。
这是一次凝心聚力的校庆。本次校庆系列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校友的积极响应,众多师生以主人翁的角色融入了校庆的各项活动中,大至学院大型活动,小至以专业、以班级、以公寓楼为单位的主题活动。而校史知识竞赛、校友祝福征集、微信摇一摇等前期预热活动,也聚集了大量的人气,仅校史知识竞赛,就有近5200人次参与了网络答题。“看看微信朋友圈被校庆‘刷屏’的样子,就知道此次校庆有多受欢迎。”一名学生感慨道。
这是一次重温历史的校庆。广大师生、校友借此重温校史,增强了对学院的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少校友组团“回家”看看。校庆期间,学院建成网上校史馆,为广大师生、校友重温校史构建一个便利的网络平台。学院还举行办学成果展、校友风采展、老照片展和真人图书馆活动等,使得此次校庆活动充满厚重的历史感。
这是一次面向未来的校庆。4月24日上午,工贸学院举行规划发展座谈会,邀请中国高等教育界的专家和兄弟院校、台湾高校的专家学者及优秀校友代表,就学院“十叁五”规划、章程建设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在学院建校五十五周年的特殊日子里,学院不是一味高唱赞歌,而是思考如何以客观的历史观评价过去,如何以辩证的现实观分析现在,如何以自信的未来观规划未来。特别是4月25日工贸学院瓯江口新校区的开工奠基仪式,是献给学院55岁生日的一份厚重礼物,也是对广大师生校友们的极大鼓舞,为学院未来发展书写了崭新的开篇。

草坪派对:让学生成为校庆主角
不办庆典办派对,4月24日下午,以“致青春 创未来”为主题的草坪派对在工贸学院操场欢乐举行。
校园里到处弥漫着校庆气息。在创意市集,学院各分院(系)、部门、学生社团精心准备了专业育人、创新创业、学生社团等方面的成果进行展示,吸引了大批师生、校友驻足观看。在纪念品交换区,在场学生和校友们纷纷把记载自己独特工贸记忆的物品进行置换,如笔记本、奖状、茶杯、鲍盘等,交换工贸记忆,共叙成长故事。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真人飞行棋、巨型国际象棋、四轴飞行器体验、地掷球互动体验、“撕名牌”等互动游戏区,以其时尚、好玩,吸引了大批参与者。
草坪派对上,工贸学院新的二级学院(基地)——国家中小微公司知识产权培训(温州)基地、温州现代物流学院、温州时尚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
据不完全统计,工贸学院领导、历届校友代表、工贸职教集团成员单位、校企合作单位、社会各界相关人士、在校师生等共5000多人参加本次派对。

两岸论坛:学术交流激发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4月24日,由《光明日报》、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主办,工贸学院承办的“两岸高校创新创业之问”论坛在浙江创意园举行。
来自我国台湾与大陆的高校专家展开智慧交锋。无论是主题演讲还是互动交流,都给与会者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思考与启发。此外,论坛上,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与工贸学院合作共建的“创业型高校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多年来,工贸学院积极探索两岸高校合作交流。从2006年成立台湾研究所到合作设立人才工作联络站,从引进台湾高层次人员到与台湾中华大学合作建立师资队伍培训基地,从两岸叁校合作本科专业到与多所台湾高校合办专科专业,从举办两岸大学生基于温州文化元素的低碳设计工作坊活动到筹建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学院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推动两岸高教领域的合作交流。
观点对对碰:
创新创业教育≠真实发生创业
我们创新创业教育是真的让他发生创业,还是培养一种意识或者精神?真实发生创业当然很好,我们愿意学生都去尝试。但是,我们学生在这个时期创业要素可能还不完全具备。但我们有岗位创新,每一个岗位都是可以创新的,如果你在这个岗位上仅仅满足把目前的工作做好,你不可能做出很好的工作。也许我们到固定的工作岗位上没有创业,但是当我们进入到一定程度,我们可能就会去创业。因为我们有了积累,就算没有积累,没有走向自己的创业,但是我们在岗位上也可能做得更好,因为我们能找出新的增长点。
  ——马陆亭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创造环境让学生做“白日梦”
创新创业,首先一定是老师的问题,要改革学生更要改革老师;其次是你如何去创新自己的教学,如果还是用原来的传统教学,我保证出来的学生还是传统的学生;再者课程全部要进行调整,而不是只在教室里,你的教学场域可以是校内还可以是校外。有时候可以让学生做白日梦,这是最好的,让他想事情。还有我们要提供实际的场域给他们,让他的东西更精致和商品化。训练到某种程度,学校的创新创业育成中心就可以发挥作用了,通过一定机制真正帮助他们,例如帮助做创业的贷款等。
——李清吟 台湾东南科技大学校长
从两岸“差异”中寻求合作共赢
创新创业已成为全球的共识、时代的精神。“四问”两岸差异,提出如何更好合作共赢。即一问两岸经贸文化教育交流的差异;二问两岸高校主体创新创业的差异;三问两岸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差异;四问如何从差异中实现合作共赢。我认为,大部分地区不缺土地、钱、理念和人,但缺特色学校、好的办学模式和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台湾地区国际化进程起步较早, 开放度较高, 特别是在招生、转学、聘请外籍教师、学历对等、学位授予等方面早已和国际接轨;大陆地区创业正在进行转型,草根型创业向创新型创业转型,创业主体由工人农民向大学生转变。教育进入新常态,两岸教育交流明显加深。两岸高校共同培育创意创客文化,实现创新、创业、创意、创客 “四创”融合发展,促进高校“四创”与社会“四创”(创业型经济、创业型城市、创业型人才、创业型高校)生态互动。
——何向荣教育部高校创指委副主任、工贸学院党委书记
创新教育不再只是一门课
当前有一个非常强烈而清晰的信号,那就是伴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职教育必须全方位培养具有创新思维、掌握互联网叁大技术、充满创新激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是新形势下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新任务……创新教育不再只是一门课,也不是可实行、可不实行的一种教学模式,而是高职院校必备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
——俞仲文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文化产业化辞谤产业文化化?
我在温州两次听到这句话: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文创产业到目前为止都是用中小公司的精神在经营,所以我认为当下文化创业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年轻人选择这个产业是非常好的。既然选择这个产业创业,有什么创业者的特质呢?第一是认识自己;第二是开放的心胸;第叁是热情。是文化产业化还是产业文化化?所谓的文化产业化是想把文化做成产业,这件事情是非常有难度的。现在我们的目标是把产业植入文化因素之后作为产业文化的一部分,这是具体可行的方法。
——张慧文台湾大华科技大学副校长
创业教育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什么?应该是组织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创业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应该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同时应该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我的观点是把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还给他们,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他们。在工作中,创业教育应该把握住工作力度,特别是在当下更应该有清晰的意识、服务的广度和推进的进度。
——杨芳中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主任、中国高教创新创业教育学会秘书长

新校区开工:书写未来美好篇章
4月25上午,工贸学院举行温州瓯江口新校区建设开工奠基仪式。温州市政协主席余梅生,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卓高柱,温州市副市长郑朝阳,温州市瓯江口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姜增尧,温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郑建海,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任海杭,工贸学院党委书记何向荣,工贸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贺星岳以及工贸学院党政工学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校友代表、师生代表们参加仪式。同时,部分师生通过视频直播观看了仪式。
仪式上,任海杭代表集团公司致辞。他高度肯定了工贸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走特色化、内涵式发展之路,取得了显着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他指出,瓯江口新校区建设,既是工贸学院建校至今的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事,也是集团公司的一大喜事。今天的新校区奠基仪式就是奠定教育事业美好明天的基础,就是奠定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意义重大而深远,祝愿工贸学院继往开来,更进一步。
何向荣表示,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学院需要这样的一个空白之地,用杭钢精神和温州精神,用“大气致远 精工诚贸”校训,用善于、精于并敢于干事创业的工贸情怀,在这里,阔步新征程,开辟新天地。贺星岳主持开工奠基仪式,他说,55年来,工贸学院历经了一个又一个历史转折点,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发展转型,一次又一次迈上了发展的新台阶。
最后,余梅生宣布学院新校区建设开工,现场校友师生们掌声雷动、欢呼雀跃。领导嘉宾和各代表们一同为新校区建设奠基培土,同学们也纷纷奔向爱心祝福墙,祝福新校区,寄语崭新的明天。
据了解,工贸学院瓯江口新校区项目位于温州瓯江口新区一期区块,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近1000亩,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1.6亿元。该项目一期工程预计3~5年完工。建成后,工贸学院将形成府东路(本部)、瓯江口、杭州、文成四大校区。
通讯员 张静雅







责任编辑:lx 最后编辑:2015年05月22日 20:47

男人的天堂女人毛多婬妇 版权所有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校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校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颁辞苍苍别肠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