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全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中小学育人工作会议在市人民大会堂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一新参加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对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人”等问题做了深刻论述,在高校中引起强烈反响。
会后,各高校纷纷通过学习会、党委会、部署会等形式,第一时间传达学习陈一新书记讲话精神,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要求,立足各校院实际,突出实践特色,部署落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举措,组织落实好“新青年下乡”活动,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及陈一新书记讲话精神。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仇毅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温州医科大学将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不断加强五个方面工作,努力把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大学。
突出思想引领,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话语权,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叁个自信”。
强化实践育人,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积极开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第二课堂。
注重人文关怀,着力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做好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和感召力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校全力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心理健康教育和助学帮困等工作。
重视师德建设,着力建设一支“四有”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行动指南,涌现出一批全国和省市优秀教师先进典型。
抓好队伍建设,着力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学校高度重视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通过教育培训、实践锻炼、集体备课等,着力增强思政队伍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能力水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温州大学党委书记 陈福生
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温州大学要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的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来抓,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课题。
一是固本强基,勇于担当。高校党委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主体。党委要带头讲政治、重担当,把思想政治工作抓在手里,扛在肩上。紧紧抓住青年大学生和青年教师这两个重点群体,积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形式,利用好网络等现代新兴载体,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确保始终坚持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是明确使命,守土尽责。抓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保证党的事业薪火相传、江山永不变色的必然要求。针对高校各种文化、思潮的交流激荡,党委班子要带头增强“政治意识、政权意识、阵地意识”。密切关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热点、难点和焦点,把解决师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虚、不偏、不空。
叁是立德树人,有所作为。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总目标,学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根本任务。以优良师德师风带动优良校风学风建设;强化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功能,;深化“学区制”学生管理模式改革,培养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学生。

培养爱国情怀的国际人才
温州肯恩大学党委书记 王北铰
温州肯恩大学是我省和美国新泽西州友好省州合作项目,是浙江省唯一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美合作大学。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学校党委作为政治领导核心,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美式教育模式。学校党委进一步优化宣传思想部门设置,继续探索以“叁个创新”、“叁个建设”、“叁个指导”为重点的思政工作格局。
(一)立足校情,通过“叁个创新”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一是创新思政课程,深度融合传统与博雅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具备爱国主义情怀、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健康的体魄为目标,深化涵盖国情与文化、艺术及体育教育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二是创新学生管理,落实全员育人理念。叁是创新党课教育,培养爱国爱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中西融合,创新“叁个建设”实践模块,打造人才培养的综合实践平台。一是注重学生领导力建设。二是注重社会实践平台建设。鼓励学生参与社会事务,定期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叁是注重国际义工平台建设。
(叁)以生为本,强化“叁个指导”,为不同的学生寻找不同的发展方向。一是加强学习生活指导。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叁是加强职业发展指导。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职业发展,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开展就业讲座、公司进校等多种形式,加强职业发展教育和指导。

创新高职思政工作体系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陈光天
全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中小学育人工作会议召开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行了部署。作为全市唯一一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如何结合会议精神,推进具有高职特点的思政工作,我谈几点想法:
1、外化于形,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深入实施理想信念铸魂工程,根据高职特点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推进书记课堂、网络课堂、实践课堂等“三类课堂”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深化“学院+公司实践基地”教学平台共建,推进 “教学做”育人模式改革,推动高职特色的思政工作创新。
2、内化于心,深入实施文化校园建设。通过项目化建设,不断形成“承袭传统、积淀精神、价值凝练、风格独具”的精神文化、“教学、管理、服务一体,全员育人、过程监控、持续发展”的制度文化、“彰显高职特色、融含育人理念、承载人文精神、凸显自然美感”的物质文化和“师生和谐、技能强化、职业道德修炼、多元文化融合”的行为文化,以文化建设涵养师生的人文精神。
3、实化于行,构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根据高职特点,深入推进养成教育,建立全员、全学程育人体系。建立就业工作高质量推荐服务体系,保持总就业率达98%以上。深化高职特色的“专业指导教师+公司特聘导师”的指导制度。

扣住“两问”做好“答卷”
男人的天堂女人毛多婬妇党委书记 盖庆武
温州市高校思政工作会议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尖锐地提出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会后,学院党委就如何交出学院的优秀“答卷”有了新的举措。
信念入脑。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高校要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爱党爱国之信念,首先必须入脑入心。信念的坚守,学校要有“核动力”,工贸学院的“信念教育”多年来始终突出覆盖全员、渗透全程、着眼全方位,形成了正能量聚集、齐抓共管的新格局。针对新形势的教育要求,信念入脑的教育工程,将进一步从育人为本、标本兼治的高度加以完善。
导行切实。高校对“两问”作答,成果不是抽象的。面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政的新要求,针对高职生如何“立身做人”、“立志成才”、“立业为民”的“高标准”,在“园区化(浙江创意园、温州市知识产权服务园)协同育人”的基础上,结合“新青年下乡”活动, 尽快落实“校园+农村实践基地”共建平台、“专业指导教师+特聘导师 ”双师指导制度、“互联网+思政”工作新模式的各项工作,以促进学院内涵式的快速发展,力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新形势下在叁个方面下功夫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吕一军
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在教书育人上下功夫。一是深入研究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新特点、新动向,创新思政理论课教学,以领导干部讲政策等“七讲”活动形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头脑,推动广大青年学生不断加深“四个认同”、增强“叁个自信”。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全程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职业生涯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伦理道德和职业精神。叁是发挥广大教师扎根基层、奉献叁农精神的示范效应,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在服务叁农中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在实践育人上下功夫。一是搭建“院校+农村实践基地”共建平台,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农村、走亲连心,使广大青年学生在服务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二是以开展“新青年下乡活动”为契机,增强广大青年学生关注社会、心系叁农的情怀。叁是建立“专业指导教师+特聘导师”制度,优化实施“创新创业”育人工程。
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在文化育人上下功夫。一是发挥校园雕塑、文化广场、校史馆等文化景观的教育功能。二是继续开展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寝室文化节等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叁是开展高雅艺术、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搭好终身教育大平台
温州城市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陈红辉
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全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及陈一新书记讲话精神,温州城市大学将通过四级终身教育办学网络,延伸和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每个学员群体,有效地满足社会成员对思想道德的天然需求,更好地为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积聚正能量,树立正导向。
思政教育要进草根群体。学校要通过积极正面的思想引导、融入社会的教学实践、健康向上的心理教育等工作,大力培育心态平和、善待他人、信任政府、传播正能量的实用型人才,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推进发展。
思政教育要进社区学校。温州城市大学下步将充分运用遍布全市的700所社区学校,将国家政策、优秀文化、扫盲教育、先进知识、职业技能等送入社区,在终身教育师资库中充实思政教育兼职教师及志愿者教师,并在社区学校探索开设思想政治课,尝试搭建以社区学校为平台,多方资源共享的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参与模式。
思政教育要进老年课堂。城市大学作为全市老年教育总校,目前有在籍的老年学员3万多名,要着力加强这些老年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建老年学员党支部,开展老年学员思想政治系列专题讲座,同时通过文化活动、协会社团、公益事业等形式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学习和活动。

立足特色创新新模式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戴海东
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学院育人目标,立足民办高职院校实际,不断研究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变化特点,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全方位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下一步,我院将深入贯彻会议精神,实施以下四大举措。
一、力求把“立德树人”要求与思政教学改革创新相结合。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对于高校思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成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按不低于师生1:350-400的比例配备思政课专任教师。
二、力求把会议精神与学院思政工作“叁渠道”相结合。重视思政理论教学渠道,突出思政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与主阵地作用,深化思政课程改革;重视党建带团建渠道,全面贯彻实施“新青年下乡”活动。
叁、力求把会议精神与学院思政工作“叁引领”相结合。开展红色引领,将红色资源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文化引领,强化以文化人,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通过“七讲”活动和话剧品牌文化建设,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提升人文素养。
四、力求把会议精神与学院思政工作“叁关注”相结合。关注贫困学生成长成才,构建困难学生教育援助一体化模式,通过助学贷款、“感恩季”活动、自强之星评选等形式,帮助贫困学生成长成才。

创办特色高职院校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姜迪清
院党委按照创办特色院校,培育特技人才的目标,认真贯彻省、市委有关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研究制定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新方法。
一、突出党委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责任,加强组织和制度建设
我院正处去筹冲刺阶段,面临新办学院师资新、学生成分多样、工作任务繁重的特点,党委始终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委重要工作紧紧抓好,针对学生特点和人才培养的特殊性,积极探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新方法。
二、立足特色办学,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我院是在温州市人民警察学校的基础上筹建,拥有较强的公安师资力量和丰富的军事化管理经验,学院以此为依托,推进“准警务化管理”模式,培养讲政治、守纪律、明荣辱、知是非、辨美丑、高素质的安防人才。一是“以警校建制,创新班团机构设置”。二是“以准警务化管理,助推学生品格养成”。叁是“以警营文化,引导校园文化建设”。
叁、发挥专业特长,围绕服务平安温州建设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学院积极响应温州市“新青年下乡”活动,发挥公共安全管理等专业特长,让学生走入社会,以参与“平安创建”为主平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院对接瓯海乡镇街道,建立“新青年下乡”实践基地,运用专业知识指导基层单位群众预防公安安全事故,在平安温州创建中发挥应有作用。

借力生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党委书记 陈明龙
学院将在温州医科大学党委的直接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本次会议精神,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课堂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和网络平台的教育引领作用,借力生力,继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搭建家校互通的桥,借家庭的力。家校互通,形成合力,学生思政工作将会事半功倍。学院形成了家校良性互动机制,对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受到了社会、媒体的积极关注。工作成果获得教育部首届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奖。
搭建校地共育的桥,借社会的力。结合社会需求,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学院积极寻求政府、行业、单位等社会支持,共同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全科医生培养为例,为培养既有“仁术”又有“仁心”,愿意扎根基层、素质优良的全科医生,学院通过与地方卫生局、基层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基层卫生实践基地,实施全科医学生社区实践计划。
搭建同窗互育的桥,借朋辈的力。朋辈群体对大学生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具有导向、动力和调控作用。学院特别注重朋辈队伍建设,希望用朋辈的声音引起学生共鸣,激励学生向上向善。同时,学院注重典型引领,组成由荣誉校友、精英学长组成的卓越演讲团等,由一个带动一群,一片带动全面,用身边人、身边事影响、感染、教育学生,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德育为先理论导行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党委书记 周东
理论是思想的先导,行为是思想的外化。坚持“德育为先,理论导行”,就是要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在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校十分注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重点做了叁项改革:一是教学内容的改革,不拘泥于教材的章节,重在回答学生们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二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强调课堂教学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重在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叁是考试方法的改革,不死记硬背现成的结论,而是把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统一。较好地改变了以往思想理论课“到课率低、抬头率低”,“你讲你的,我干我的”现状,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较好地发挥了理论导行的作用。
陈一新书记的讲话,论述全面系统,指导性强,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和行动遵循。下一步,我们要对会议要求做任务分解,明确落实责任,确保会议精神在我校得到坚决有效的贯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尤其要强化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引领师生思想成长;进一步加强课堂、讲堂与网络阵地的建设与管理,传递正能量,传播好声音,提振精气神;更加重视文化校园建设,强化以文化人;深入开展“新青年下乡”活动,使大学生在基层得到锻炼、接受教育。努力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多举措推进思想政治工作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张焕镇
学院积极谋划,采取多项措施切实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牢牢把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要旨,全力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一、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切实发挥主渠道育人作用,要求学院思政教师创新教学研究方式方法,把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先进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广泛运用图片、影像资料、历史文献等易于为学生所接受的素材展开教育。
二、提高育人能力,不断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
学院严格按照以1:200的比例配备专职辅导员,学院正在招聘人事代理的辅导员均要求研究生学历和中共党员,辅导员学历水平、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结合辅导员的个人意愿,分类型分方向进行培养。
叁、整合创业资源,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实践教育。
积极打造创业园作为学院对外交流与展示的重要窗口,开办各种创业特色班,积极探索创业教育新模式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举办多样化创业活动,如创意咖啡吧等,营造良好创业氛围。
四、完善育人新平台,注重网络教育阵地建设。
积极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把握舆情动态,积极倡导文明上网,使网络成为青年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