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光茫
最近两个月,传记类书籍频频登上图书畅销榜单,吹起了一股强劲的传记风。这类书籍的魅力,在于比新闻更动人,比小说更真实,也因而更加吸引人。而这段时间的传记风扫过政治、文化、传媒、商业四大领域,风格明晰。
摆政治明星闭
认识世界的一个渠道
政治明星的人物传记,相比别人多了几分神秘与传奇的色彩,因而更加具有魅力。对政治家而言,传记是一种沟通技巧,是政治的需要,当然也有市场利润的驱动力。对于普通读者而言,也是认识世界的一个渠道。
曼德拉去世后,国内书市依照惯例掀起“曼德拉热”。不少以曼德拉为题材的新书,如杨帆的《我把一生献给你:曼德拉传》、查伦·史密斯的《曼德拉传》、采文的《曼德拉:风雨中抱紧自由》、韩明辉的《曼德拉传:光辉岁月》等已经面世。在一众相关图书中,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曼德拉传》颇受瞩目。该书由唯一得到曼德拉授权的英国记者、作家安东尼·桑普森撰写第一手资料,加上相对客观的第叁方立场,令《曼德拉传》出版后在海外获得强烈反响。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金·伽塔丝的《见证: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记载了希拉里从广受欢迎但也备受指责的美国国内政治人物,逐渐转型为美国派往全球的首席外交官的进程,细节丰富,处处可见高层外交的惊心动魄,包括“阿拉伯之春”与伊朗的对峙等。书中详尽剖析希拉里对权势的欲望,对华强硬背后的动机等,当然还有其作为女性优雅智慧的一面。
摆文人学者闭
不同凡响的人生经历
文人学者的人物传记数量很多,如《杨绛:“九蒸九焙”的传奇》、周有光的《我的人生故事》等等,娓娓道来文人学者一生的传奇经历。
新星出版社推出的杨国良、刘秀秀合着的《杨绛:“九蒸九焙”的传奇》,呈现了杨绛先生一百年的人生轨迹,开掘其高贵的人格内涵。杨绛融合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与传统女性的美德,其丰富与完善,使她已超越了“文化人”的范畴,成为大众向往的人格榜样。杨绛最感动人的具体细节是什么?尤其是在没有钱锺书和钱瑗的日子,身心憔悴、连走路都要扶着墙壁的杨绛究竟如何挺过来,奇迹般成了一家叁口的新生命?要了解杨绛,这本书值得一读。
“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先生,今年已经108岁了,他的传记图书《我的人生故事》,由当代中国出版社推出,展现了周老不平凡的百岁人生。周老最可贵的特点是一直关注世界的最新发展,并站在时代的前沿。他的名言之一是“要从世界看中国”,而不是从中国看世界。周老令人敬佩的人生勇气,不仅仅在于他做到了说真话、说有意义的话,更在于他广阔的视野和包容心。一个人有了功名、地位、成就之后最难得的是什么?是守持质朴的内心。无疑,周老做到了这一点。
摆传媒名人闭
起起伏伏的心路历程
名人的名气给传记提供了很强的阅读吸引力,诸如冯小刚的《不省心》,《邓文迪:我不是传奇》、《吴小莉:与卓越同行》等。但是,仅“有名”二字并不是能畅销的充分理由。比如今年唐骏的新书就声势不大,顶着“名人”光环的众多图书,如何找到生存逻辑?
随着冯小刚出任春晚总导演、贺岁片《私人订制》放映,新书《不省心》(长江文艺出版社)的新闻不断,“让冯小刚不省心的那些事儿”也着实吸引了不少读者的关注。最惹火的是,那厢任志强刚解释啥算野心优雅范儿,这边冯小刚就说“中国开发商没文化”。当然,冯小刚炮轰的只是爱给项目起洋名字的房产开发商。又如冯小刚说京城某寺庙,“把一个佛教圣地弄得跟窑子似的,全然不顾宗教的庄严和淡泊,欺负佛祖不会说话,只能坐大雄宝殿里生闷气。”这带有强烈“冯氏幽默”的“真话”,更接近“贺岁版吐槽”,犀利得让人招架不住。
中国财经出版社推出的青云的《邓文迪:我不是传奇》,对这个面相有些厉害的“默多克的虎妻”,在婚姻(爱情)、事业方面的野心、欲望和手段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示,勾勒出了一道灰姑娘幻变成世界名媛的成长轨迹。邓文迪已成为默多克的“前妻”,这个称谓是她的阶段性的生命图标,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女子,到今天头顶名人的光环,这个“天堑”和“鸿沟”,她是怎样跨越的?这已经不能简单地归类为“励志”故事,而是一个女人完成自我蜕变所历经的路程。
吴小莉是华人最具影响力的女性媒体人之一,《吴小莉:与卓越同行》(四川文艺出版社)是吴小莉最新的高端经管人物访谈与观察实录。书中,吴小莉与柳传志、马云、马蔚华、宗庆后、刘永好、常小兵六位商界巅峰人物展开对话,主题锁定在“洞见未来”上。全书最大的看点是吴小莉撰写的“小莉观察”,吴小莉将六位受访者还原成参与中国经济大潮的一分子,力图为读者勾勒出他们对未来的畅想,还原他们作为人的本真面貌,同时展现他们之所以成为“卓越者”的特质。
摆商海人物闭
是不是“敢说话,说真话”
商海人物传记传主的知名度越高越好,如果还能依次满足“有料”、“敢说”、“活着”等关键词,那图书的畅销就大有保证。
房产大佬任志强推出了《野心优雅:任志强回忆录》(江苏文艺出版社),这是任志强目前唯一一本自传体回忆录,区别于以往媒体或者着作的片面解读。“我不怕别人说我有毛病”“与政府高层过招细节”“朋友说我既没野心也不优雅”“房价还没到真正贵的时候”等各种新闻足够吸引眼球。任志强说:“我太想让大家知道我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有辛酸,也有委屈,一张表面严厉的面孔背后,也有‘不可告人’的弱点。将成功与失败的故事无情地写出来,目的即是如此。”敢说话,说真话,也许是读者最希望从这本书里看到的。
史玉柱是中国商业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同心出版社)提供给读者的核心价值是“怎样做营销”。该书上市以来狂销百万多本,成了图书销售的传奇。史玉柱毫无保留地回顾了创业以来的经历和各阶段的思考。全书没有深奥的理论,往往在轻描淡写之间,一语道破营销的本质。对于产物开发、营销传播、团队管理、创业投资等,史玉柱都作了独特而富有洞见的思考。24年跌宕起伏,功成身退,史玉柱向读者娓娓道来历经时间沉淀的商业智慧和人生感悟。
一位遍访世界500强的高端财经主播陈伟鸿,在传记《惊鸿一瞥》(江苏文艺出版社)中,为读者亲述人物和财富背后的精神,洞悉时代与人生起伏的真相。“惊鸿一瞥”,瞥见的是这个时代最本质、最喧嚣、最激动人心的片段。正如陈伟鸿书中所写,“我们都是这世界的一瞥风景,而自己,也从别人的风景里审视世界。”《惊鸿一瞥》不只是陈伟鸿一个人的成长记录,更有他对中国财经社会这十几年的审慎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