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老城,如果能保存到现在,城市有山有水、河道贯通,建筑精美雅致、各具特色……应该可以称得上是‘东方威尼斯’了。”
在画家郑家清的脑海里,温州堪比世界名城。然而,水乡温州,诗画温州,只是郑家清那代老温州所拥有的幸福和记忆。如今的温州,钢筋水泥,高楼林立,到处是现代建筑,大多还千篇一律,缺少个性与魅力,更甭提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了。长此以往,恐怕会令画家为难,难以下笔。
温州民间力量,向来不可小觑。郑家清用了30年时间,画了一万多幅作品,自掏腰包出画册,以期给后人一份记忆。尽管画册是平面的无声的局部的片段的,但那是一个老温州的家乡情怀,值得点赞!
如果说,城墙倒了,古塔拆了,小河填了,石桥毁了,是在我们无意识间或懵懂期所付出的“代价”,情有可原,那么,不断被环境报复着经常出一身冷汗的现在,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让自己继续当“推土机”呢?
往事不可追,唯有把握当下,才是硬道理。平面记忆比没有记忆要好。但是,平面记忆看得见摸不着,有点虚幻。我们更需要大量的、现实的、立体的、富有生气的实景!
对已经消失了的城市记忆,笔者如此“呜呼哀哉”,深感苍白无力,不禁要弱弱地问一句:“还有多少无奈要继续?还有多少城市记忆要保存?”
欲海无边,回头是岸。温州人讲信义,讲情义,讲忠义,身上流淌着爱乡恋土的血液,充满激情与奉献,乐善好施,让我们立即放下破坏人文记忆的“锤子”,给仅存的城市文化记忆留点“金角银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