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今年南京地区应届毕业生近20万人,比去年增加2.4万人,其中南京籍毕业生有4万人。与此同时,南京对高校毕业生的岗位需求量下降了46%,总量在上升,需求在下降,今年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昨天,南京市政府召开对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闻发布会,市人事局、劳动局、民政局、财政局等负责人到场,对《市政府对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的5个方面,17条新政进行详细解读。从新政可以看出,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更“宽了”,创业门槛更“低了”。
就业
首次公开集中招聘
400名事业单位员工
《意见》中最吸引眼球的就是,“面向高校毕业生,公开招募1000名社区工作者,公开招收1500名教育和卫生工作人员,公开招聘400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市人事局负责人介绍说,3月份,将第一次在全市范围里公开招聘400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目前已有170多个机关单位报名,岗位已突破400个。“南京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这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也是第一次尝试。”招聘对象为南京地区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和符合条件的其他人员,3月将启动报名,在全市统考后,再由各用人单位自主面试,结果在网上公示,“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这一招聘过程中,市纪委与监察部门将全程参与监督。”其中,困难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将免交考务费。不过,人事局也透露,具体的报名条件等细则还在制定中,下周将出台。
另外,民政局人士也表示,将公开招募1000名社区工作者,3月份也将出台更详细的招聘意见,以及专场专聘情况。另外,公开招收1500名教育和卫生工作人员的工作,已开始运作了。
3月启动选拔
600名大学生“村官”
市委组织部人士介绍道,今年要选聘600名优秀高校毕业生担任“村官”,条件是30岁以下,本科学历以上,党员(或预备党员,或优秀学生干部),通过报名、笔试、面试等等选拔,该招聘3月启动,7月培训,8月上岗。“村官”们将享受多种待遇,包括,专项全额拨款事业编制,挂靠区县人才流动部门,与当地专项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同类人员同等待遇,提供各类社会保险、公积金、住房补贴等,并获得2000元的生活安置费。且3年期满后考核合格的在报考公务员、研究生时享受政策倾斜等。
创业
小额担保贷款
额度增至10万
为激发高校毕业生创业热情,对首次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规费减免,并在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方面给予扶持,其中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可提高到10万元,以往是5万。其创办的公司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按每人2000—4000元给予一次性岗位补贴。
首届大学生创业大赛
5月启动
会上透露,要建立市级高校毕业生创业基地,吸纳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给予场地费用补贴等支持。鼓励各开发园区以及有条件的单位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基地。市人事局已在玄武、江宁开辟了两处共2000平方米的场地,作为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基地,帮助他们确定创业项目,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和跟踪服务,并给予一定的场地费用减免。
5月,将在全市启动首届大学生创业大赛,联合南京各主要高校及有关部门,建立创业导师团队和评估团队,其中优秀的项目和有前途的项目将吸纳进创业基地,并给予创业资助和奖励。
援助
今年要办80场
高校毕业生公益招聘会
《意见》中还特别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公益服务和就业援助。其中,全年要举办80场以上公益性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组织校企见面会、网络招聘会、校园招聘会。并举办50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讲座,培训1万人次。
接收一个困难学生
补贴单位5000元
还要做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求职登记推荐。对南京籍高校毕业生短期无法就业或就业后生活仍有困难的,符合条件的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或临时救助。对南京籍困难家庭毕业生实施就业援助,给予接收单位每人5000元一次性安置补贴,以往是4000元,确保困难家庭毕业生当年100%就业。同时,取消人事档案保管费用。免费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就业推荐等系列服务。免收困难家庭毕业生考录公务员、参加事业单位招聘的报名费和体检费。
见习期生活补贴
提高到每月510元
扩大高校毕业生见习实训规模,将高校毕业生见习实训单位由600个增至1000个,见习实训人数从5000名增至6000名,见习期生活费补贴标准由最低工资标准的50%提高到60%,即每月由425元提高到510元。
针对这些举措,市财政局人士介绍道,今年南京新增了2.4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打个比方来说,每新增1000名高校毕业生,财政就要拿出4000万元来补贴他们的就业,其中人才档案费占到2300万,还有其他创业、培训、困难家庭学生补贴等,这些补贴都将通过各个渠道发放到位。
本报记者孔小平
-延伸阅读
还有多条政策促就业
1、鼓励各类公司特别是国有大中型公司吸纳高校毕业生,努力保持接收数量与上年度持平。对吸纳人数超过上年度的,按每人2000—4000元给予一次性岗位补贴。
2、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单位要积极聘用高校毕业生,科研专项可吸收高校毕业生参与研究,其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费补助按规定从项目经费列支。
3、鼓励大学生校内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凡创办符合国家支持和鼓励发展政策的中小公司、高新技术公司,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
4、免费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咨询、创业培训、项目论证、创业指导和跟踪服务,并在其创业成功后给予4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在市统一组织的创业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并经有关机构评估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创业项目,给予创业资助和奖励。
5、组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资格和技能培训。对取得相应证书,并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高校毕业生,给予培训费用50%的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