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家长要向学校承诺,保证在一定期限内帮助孩子签订并上交就业协议书或灵活就业。近日,在百度贴吧“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吧”内,一则披露学校要求“家长动用关系帮助孩子就业”的帖子引起众人愤慨。昨天下午,校方回应确有“承诺书”一事,但称目的只是想帮助学生就业。(3月3日《京华时
报》)
当下,大学生就业的确让人忧心。国家已采取了不少措施来积极应对,日前在天津、陕西等地,当地政府已明确要求当地高校就业率偏低的专业将减少招生数量或限制招生。无疑,类似积极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措施让我们倍感欣慰。
然而不可否认,当下一些高校为追求所谓的数据,在一些行政命令下,对其就业率严重“注水”,而且大学生也被拉下水。不少高校为保住生源,为给自己“镀金”,为获得上级部门的支持,不惜在就业率上“做手脚”,这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以至于长久以来,我们不仅没有很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个本应亟待解决的问题,反而掩饰、增加了一些问题。此次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的“家长承诺书”,何其不是一次似曾相识的翻版?
假如我们的一些高校因一己之私,继续在就业率上玩“数字游戏”,把原本有着实际意义的就业率统计异化为其牟利的工具,不还原一个客观真实的大学生就业状况,那只会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日积月累下更加复杂与严峻,更加难以解决。因此,必须警惕与杜绝高校类似不良行为。
其实现实告诉我们,客观真实地呈现和还原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远没那么可怕,社会也会理解与包容。而且还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大学教学质量等问题的改进与完善。只是我们的一些高校连正视就业问题的勇气、底气都不足,又何谈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何谈建设世界一流、全国重点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