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省今年高校毕业生36.8万,增加4万多,就业任务更繁重。”昨日,省教育厅学生处张光明处长,叮嘱部分高校就业工作负责人,“要千方百计,百计千方地为学生找饭碗”。
公司倒闭、裁员或缩减招聘计划,严重影响到大学生就业。昨日,郑大、河大、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等15所省内高校,在省教育厅举行就业工作座谈会,探讨如何化解就业难题。各高校不等不靠,各显神通,为毕业生找出路。
10所高职院校结成“就业联盟”
“十校联盟即日起程,带着材料,奔赴‘长叁角’、‘珠叁角’经济发达区,介绍学校推荐学生,搜罗工作的机会。”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张琳发言时说,经济低迷影响就业,由她所在学校发起,与河南机电、河南工业以及洛阳旅游等10所高职类院校结成“就业联盟”,打包推销学生。
10所高校招聘会一起开,更吸引用人单位,联合出击影响大,效率高。张琳处长说,联盟内学校,用人单位、学生资料可以全部共享,招聘过程更有实效。
双困生每月补助300词500元
“村里双亲苦熬苦盼,终于熬到毕业,却找不到工作。”心理和经济的双重压力,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都非常残酷。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处就业中心胡先锋主任介绍,对于经济特别困难和就业特别困难的“双困生”学校设立专项援助金,补助他们的求职费用。通过申请后,学生每月可领300词500元的补助。
“外形欠佳,给他做职场形象设计,笨嘴拙舌不会推销自己,可先到模拟招聘场练基本功。成绩差的,学校给他增强职业技能培训……只要能增加就业筹码,学校不遗余力。”胡先锋主任说,学校还预计成立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拓宽就业渠道。
特殊群体急需帮扶
“女研究生,找工作盯着郑州、高校两个条件,怎么行?”张光明处长指示,就业特殊群体本身需要认清就业形势,高校也要给予适当帮扶。
“我们学校毕业生60%是女生,个别已经出现心理障碍。”胡先锋主任说,对于女生、心理障碍学生、就业困难等特殊群体毕业生,学校和各院系开通了“绿色通道”,进行“一对一”全程指导,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尽量降低特殊群体的就业费和成本,提高择业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