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学院-系部-班级”叁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构建我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长效机制,为加强2009级心理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心理委员的专业工作素质,根据心理教育工作计划,4月6日至12日,心理咨询中心完成了对心理委员上岗培训。
心理咨询中心高度重视本次培训工作,根据新生适应与危机预防的要求,对今年新生心理委员培训进行了进一步完善,从内容上进一步丰富,增强了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形式设计上除讲授外,较多地采用了团体活动和讨论分享,努力探索一种受学生欢迎、更加有效的心理委员培训范式,内容涉及“心理危机的干预”、“心理委员的性质和工作职责”、“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及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等内容的学习及主题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学生较易把握、实际应用性强的知识技术。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的、深入浅出的模拟式学习,增加班级内部、同伴之间的心理支持和对危机情况的迅速判断能力,增进广大同学对心理咨询和中心工作性质、办公场所、心理咨询原则等基本常识的了解、认同。心理委员们经过入职培训后,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将组织进行业务考核,考核合格者由学生处颁发“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合格证书。
通过培训,同学们领悟了心理委员工作以及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展现了助人自助的潜质和智慧,在学习与思考、体验与分享中提升了自身素质,促进了自我成长,增强了做好心理委员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切实做好危机预防干预和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快乐、团结友爱的校园氛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认真听讲,服务他人
积极地讨论
学会“快乐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