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7—19日,教育部在长沙召开了由中南大学承办的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2011年会。男人的天堂女人毛多婬妇院长何向荣作为教指会副主任受大会委托作大会总结性发言,阐述了创业教育十大关系:
第一,创业教育普及性与创业人才培养专门性的关系。就教指委职能来看,我个人认为创业教育要以普及性教育为主,同时兼顾人才培养的专门性。创业教育普及性是面向全体大学生增强创业意识、创业精神,是今后大学毕业生在任何岗位都需要的,特别是要加强公司家精神普及教育,即创业创新和社会责任的教育。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是“中国道路”培养接班人的需要,也是缓解社会关系紧张的现实(如劳资纠纷等)和解决各种矛盾的需要。家庭、个人如何处理好投资、理财、储蓄和消费,即学会资本经营和运作也是创业教育的题中之义。通过创业创新教育,既有“加法”的作用,也有“减法”的作用,让大学生理性对待创业的风险,这是辩证的。创业人才培养的专门性主要是通过选修课、必修课及创业学院等课程和组织载体专门培养,特别是要有创业实践的过程和体验。目前普遍认为大学生创业主要缺乏资金和经验,但我个人认为缺少的更是精神、意志、品质和心态。
第二,创业人才培养与创业实践关系。如何理解和吸取公司家对于“创业能力是练出来”的忠告?我们要重点做好大学生创业实践各种软硬件支持条件的建设,提供和搭建创业园实践平台,通过创业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来教育、警示创业大学生。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要求教师个人必须具有创业实践经验和经历,要求理论教学要与创业实践紧密结合。这不仅是对创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改变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不满意现实的需要。所以,高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就要突破封闭式办学体制,真正开放融入社会,这样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叁,教育部高校创业教育和区域地方创业教育关系。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不能千校一面,各个地区的产业基础、创业特点也不尽一样。浙江具有老百姓创业特点和创业自立的社会普识价值,创业成为人们日常谈论的话题,所以大学生可以先行创业实践再普及到创业教育,而北方则可能相反。义乌国际小商品城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实践就十分活跃。温州民营资本雄厚,从原来的轻工产销到“炒”字头(炒煤、炒楼等)再到投资金融、科技、文化等,温州富二代能否成为“创二代”是温州发展社会问题之一。英国19世纪富一代想把自己的产业传承给富二代,但家庭产业传承并不成功,反而富二代大多成为了艺术家、科学家等其他领域的精英,这对社会很有意义,并实现了家庭产业的转型升级。我们要统筹教育部与地方的创业教育关系,整合地方各类优质的创业资源,服务高校创业教育。
第四,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博雅教育融合的关系。对于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威克姆创业模式指出创业要素包括:创业者、机会、资源和组织。与农民工比较,农民工创业是自主自发的,大学生创业是被推动的;资源方面,农民工知识比较匮乏,但大学生文化科技水平高,但要处理好创业和学业的关系;组织方面,农民工管理成本低,但大学生管理能力稍强;机会方面,农民工几乎没有什么多大的选择和重大发展机会,而大学生的选择机会却很多。当前,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应该是创业教育的一个有力支撑或重要补充,把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博雅教育有机融合起来,使创业教育更具完善性和整体性,对于培养和完善创业人才的健全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创业教育与创新、创造、创意的关系。中南大学创业教育标志是“4颁”,即创业、创新、创造和创意,有的委员也提出“5颁”,即创业、创新、创造、创意,再加创投(创投是创业投资的简称,是指专业投资人员为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新创公司提供融资的活动)。创新广义上包括创业,在目前创业中,其中最缺乏的是创意类创业,它前景好,适合大学生创业,天津轻工高职院学生创意作品每年专利几十项。从整体来看,创业教育包含着创新、创造、创意的要素,是当前创业教育必不可或缺的课程内容。
第六,创业教育与就业关系。一般的学校职业指导课中有其中一部分创业教育内容,就业教育在什么时段开始,本科学校普遍将创业教育放在最后一年,而高职院校就不尽相同,有的放在中间学段,或者贯穿全过程。刘司长提出以创业教育带动充分就业,很有现实意义。我们学院目前正在推行的是以创业实践带动“体验式”就业也很有创意。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可能因为没有就业体验,也与没有创业教育和中国目前缺乏包容失败的创业文化有关,使学生创业压力增大。我认为应该是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这是我院创业教育的逻辑结构和基本路径,并且取得了较大成效。
第七,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创业教育的实践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理论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实践又丰富和完善理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创业教育的实践也要遵循这样的哲学辩证关系,要实现两者良性动态互动,但目前创业理论研究强些,创业实践还需要加快探讨,做到和谐互动、相得益彰。
第八,创业教育与教学评价的关系。总的是要跳出教育才能客观评价教育成果,建议发挥中介作用,但创业教育评价不易过早。我们既不能仅仅以培养多少个公司家也不能以赚得多少利润作为创业教育评价的标准,我们也应该以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情感和社会责任等内涵式的健康发展为评价指标,评价还要包括团队成功率以及创业带动体验式就业岗位数。总之,创业教育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化的指标体系。
第九,创业教育中本科和高职的关系。目前,虽然高职教育从体制上划为职成教司管理,但教指委是教育部批准、高教司指导而建立的,教育部也不可能成立两个创业教育教指委。高职具有两个属性即“高教”和“职教”,就“高职”来讲,就是一种高等教育种类。本科学校优势明显,发展后劲足;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向对,但这种合作是以人际关系为纽带维系的,不是法制化的,效果很有限。所以,创业教育教指委既要通盘研究创业教育一般规律,也要有针对性、有区分地研究本科创业教育和高职创业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十,高校创业教育与创业型高校关系。一般认为,开展创业教育与实践就是创业型高校,但实际上不是这样表面化的简单。创业型高校必然在创业教育上开展得有特色、有实效,但广大干部、教师本身不具备创业实践能力和经验的也不是创业型学校。创业型高校特征是巧实力整合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创业教育+资本运作(校办产业或资产经营、自主经营)”的模式。在浙江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省委常委会研究省教育发展纲要时,省委书记赵洪祝指出浙江要建设创业型高校的发展思路。我院建校50年,先从厂办校,再到校办厂,厂校资产重组,从原来的“制造+租赁”转型为“创意+科技文化”的现代服务形态,对“创业”进行了较长时期的探索,创业文化成为主流文化,正在朝着创业型高校迈进。
清华大学雷主任认为对创业教育的教学基本要求要宽松点、灵活点。有些委员认为其中人员配备、生均经费、课时、学分等不要强制,要多样化、多元化,培养目标不仅是董事长与总经理,也包括其他管理岗位人员。
总之,对于创业教育价值导向和逻辑结构,建议要淡化工程化、标准化、商业化(如比富心态);要强化生态化(社会、政府、学校、公司、家庭生态链)、市场化(全国高校95%应用型高校人才教育与就业市场化)、个性化(地区、学校都不一样),同时生成生态价值链,把创业教育当做一项事业来开展。马云、乔布斯等科技与设计的先锋不单纯追求物质财富,主要是具有以人为本“消费者中心”的价值导向,这种价值导向、价值观推动了创新。创业教育任重道远,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让我们一道携手共进,开拓创新,推进创业教育的宏伟大业!

